
- 企業推廣分銷B2B平臺
- 累計為企業宣傳展示1.2億次以上
- 分銷模式,讓每個人都愿意幫您做生意
- 30多萬銷售員注冊,快速對接銷售渠道
前段時間,一部由中共中央宣傳部、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《輝煌中國》熱播,國人備受鼓舞,原來我們的國家這么強大。
在紀錄片的第二集《創新活力》里重點講述了,位于貴州省喀斯特洼坑中的“中國天眼”——FAST,它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英文簡稱,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,歷時22年建成,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。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,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、世界最大單口徑、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。
2017年的10月10日,中科院在北京宣布,FAST團隊利用位于貴州師范大學的FAST早期科學中心進行數據處理,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沖星候選體。經國際合作,例如利用澳大利亞64米Parkes望遠鏡,進行后隨觀測認證,目前已通過系統認證了6顆脈沖星。
據專家介紹,脈沖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而產生,因發射周期性脈沖信號而得名。脈沖星的本質是中子星,具有在地面實驗室無法實現的極端物理性質,是理想的天體物理實驗室,比如1立方厘米的脈沖星有1億噸到10億噸的重量,對其進行研究,有希望得到許多重大物理學問題的答案。再比如:脈沖星的自轉周期極其穩定,準確的時鐘信號為引力波探測、航天器導航等重大科學及技術應用提供了理想工具。